
不忘匠人初心 深耕千米井巷——记“龙江工匠”、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运转区机电副区长韩春明
二十九载,让青丝染白霜;二十九载,让新矿变深井。在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这片沸腾的热土上,有一种“运转”超越了机器的范畴,那就是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运转区机电副区长韩春明,用近半生的时光为矿山“心脏”注入的稳定脉搏。作为运转区的机电副区长,他像一位深谙矿山脉象的老中医,手持万用表为听诊器,以电路图为处方笺,将“工匠”二字,一笔一画、锲而不舍地镌刻在千米井巷之中。
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
今年4月26日,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运转区西一下绞车突发故障“趴窝”,在场人员束手无策。韩春明迅速赶赴现场,凭借多年工作经验,经过细致排查,精准判断出是继电器板损坏。仅用一个多小时,他便完成维修,让设备重新运转。
一次,东二下绞车电机在运行过程中,变频器突然停止工作。韩春明第一时间到场检查,很快发现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损坏,随即展开抢修,成功避免了事故发生。一次次高效解决难题,职工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:“有春明,没难题!”
韩春明从1997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,就全身心投入机电车间的工作中。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实操技巧,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书本知识,深入学习电气电路、设备构造相关内容,快速掌握了设备工作原理。工作中,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,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储备,积极参与各类岗位培训,先后考取了班组长、主提司机、电钳工三个业务技能证书,真正成长为车间里的“多面手”“大工匠”。
“他没事就爱看书,总是伏案画图,钻研技术。”“他爱看图纸,常常盯着设备、零件反复琢磨,并将学思践悟记录在厚厚的笔记本上,没事就拿出来翻看。”这是同事眼中的韩春明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,他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技师、“龙江工匠”,成为响当当的机电设备维修专家。
破解难题 降本增效
“我们参与设计的矸石山绞车电控系统,实现了无人值守,不仅运行更加稳定高效,还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,减少了岗位设置。”韩春明介绍说。
为加快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,韩春明牵头成立“韩春明技师工作站”。工作站聚焦矿井实际需求,定期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创效活动,接连突破技术瓶颈,为矿井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在韩春明的带领下,工作站参与井下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改造,实现了地面总控室远程控制停送电及定值调整,大幅提升了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,同时减少专职司机,达到减员增效、节支降本的目标。
星光不负赶路人。29年来,韩春明在热爱的岗位上不断攻克技术难关。他大胆创新,先后解决了移动变电站、掘进机主控器、400型开关、采煤机变频器、防越级保护器等关键设备的维修难题,为东荣二矿安全生产筑牢了技术防线。
“我们矿购买的GBK-600型矿用高压智能综合保护装置,大多数已经过了维保期,出现故障如果返厂维修,既耗时又费钱。能自主维修的故障,我只需更换新件,10多块钱就修好了。”韩春明笑着说。
为节约设备投入,韩春明与团队坚持“能自修不外委、能井下修复不升井、能复用不报废、能修复不换新”原则,通过务实举措实现效益最大化。工作站成立四年来,累计维修高压真空配电装置120余台,井下修复变电站高低压头60次、“五小电器”160件,创效300余万元,为企业节省维修费用80余万元。
匠心育人 薪火相传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韩春明深知,矿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,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。只有共享所学,才能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快速提升技能,加快推进矿井“四个现代化”建设。多年来,韩春明认真做好“传帮带”工作,言传身教、率先垂范,把宝贵经验、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毫无保留地手把手传授给徒弟,为他们快速成长成才搭桥铺路。
看到徒弟们进步飞快,操作技术越来越娴熟,韩春明打心底高兴。徒弟高延青获评“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”,王军荣获双矿公司“技术能手标兵”称号。
“工作中,他是好师傅,没事就让我们看书;生活中,他是好大哥,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生活。”徒弟们提起韩春明,自豪之情溢于言表,“矿上遇到电气难题,只要师傅出手,总能迎刃而解,大家都称他是‘电气大拿’”。他研发的压风机无人值守应用技术、南翼风井励磁柜增设超温报警装置等项目,先后在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科学技术大会上荣获9项科技成果奖。
韩春明凭借突出业绩,先后被授予“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”“省五一劳动奖章”“省劳动模范”“龙煤集团优秀技术能手标兵”“双矿公司特等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,他还被黑龙江省总工会授予“龙江工匠”荣誉称号。

